站内搜索

材料冶金化学学部简介

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成立于2019年3月12日,由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、冶金工程学院、化学化工学院和工程研究院”合并组建而成。学制改革的探索和实践,是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、学习先进经验、勇于自我革新,实现学科群螺旋式高水平发展的意识的觉醒;是适应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需要,落实学校发展目标,实现学校、学科进位赶超的必然选择;是服务高质量人才发展、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,更好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、创新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方式;是促进产教融合的现实需要,实施学部制的目的是要积极引导优质创新资源,服务地方和行业,提升服务发展能力。

历史沿革:

1958年,钢冶系成立,分别设置炼铁、炼钢和轧钢专业;

1972年,有色系成立,分别设置重有色金属冶金、稀有金属冶金、金属压力加工等3个专业;

1979年,钢冶系和有色系合并,成立冶金系;

1983年,学校归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,钢铁领域专业调配到其他院校;

1994年,冶金系更名为材料工程系,设置有色金属冶金和金属压力加工2个专业。同年成立化学工程系。

1998年,钢铁冶金专业恢复,同时根据教育部的新专业目录,有色金属冶金、钢铁冶金、冶金物理化学合并为冶金工程专业;金属压力加工更名为金属材料工程。

2001年,根据学校推行的优化联合、资源共享的现代办学模式,材料工程系、化学工程系以及原资源系的无机非金属专业合并,成立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。

2002年,根据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和赣南有色金属资源的优势,2002年至2010年新增稀土工程、材料物理、材料化学、材料成型与控制以及生物化工等多个专业。

2008年,工程研究院成立。

2011年,根据学校学科发展需要,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原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中独立出来。

2019年,材料冶金化学学部成立。

师资队伍:

学部拥有一支年龄、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、教学经验丰富、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。现有教职工212人,其中国家级人才10人次,省级人才97人次。教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共89人,占比为41.9%;其中教授31人,副教授58人,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98人,占93.8%,具有博士以上学位教师153人,占72.1%。

学科建设:

学部拥有冶金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,冶金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,材料与化工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。现有冶金工程、金属材料工程、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化学工程与工艺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、应用化学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、材料化学、材料物理、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10个本科专业方向。

冶金工程下设冶金工程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方向。2018年获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,具有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。冶金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,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自“九五”起为江西省重点学科、重中之重学科、高水平学科,“十三五”一流学科优势型学科(第一层次)(2020年验收优秀),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第九(C+),2021年中国软科冶金工程学科排名第七,学科支撑的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。

材料科学与工程下设金属材料工程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、材料物理、材料化学等4个本科专业方向。自“九五”时期起为江西省重点学科,江西省“十三五”一流学科,2021年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%学科行列。拥有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,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,2013年开始依托矿业工程招收博士研究生,已形成本、硕、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。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,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、材料物理、材料化学为江西省一流专业。

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下设化学工程与工艺、应用化学2个专业方向。是江西省一流专业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、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。

科学研究:

学部目前建有3个国家级学科平台(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)、6个省级学科平台(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与应用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、江西省新能源动力与储能电池重点实验室、江西省钨与锂特色资源及新材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、江西省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江西省铜冶炼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江西省钨与稀土工程研究中心)、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化工冶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)、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(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)、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(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)、1个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(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与应用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)、2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(江西省稀土荧光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、江西省动力电池及材料重点实验室)。

近三年,学部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、国家973项目、国家863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超过百项,省部级科研项目超过两百项,企业委托项目超过280项,项目经费超过过1亿元;发表SCI、EI检索论文超过450篇,授权发表专利超过150项,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超过20项,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
面向未来,学部将进一步秉承“志存高远、责任为先”校训和“重德敬责、精思朴行”部训,践行“德学兼修、家国情怀、国际视野、能力卓越”的育人理念,面向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需求,结合学科的国际前沿,加快推进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,为建设成为一个专业特色鲜明、综合实力雄厚、研究水平领先、优秀人才辈出的一流学部而努力奋斗!(数据截止2021年11月)

地址: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

邮编:341000

网址:https://clyjhxxb.jxust.edu.cn/

电话:0797-8312422